綠色環繞的金徽礦業。每日甘肅網 韋德占
本報記者洪文泉 白永萍
金秋時節,站在徽縣金徽礦業郭家溝鉛鋅礦山頂舉目四望,群山綿延起伏,山洼間滿目蒼翠盡收眼底。山腳下的廠區內鮮花遍地,體育中心、音樂噴泉、休閑廣場等一應俱全。若不經提醒,很難讓人將眼前的一切與一家礦山企業聯想在一起。
近年來,金徽礦業堅持資源開發和生態和諧相統一,逐漸將這里建設成為一個機械化水平高、自動化控制先進、節能環保的綠色旅游礦山。而這里的變化,正是我省全力推動綠色礦山建設的一個縮影。
綠色發展新模式
甘肅自然生態環境脆弱,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長期以來,經濟發展對各類資源特別是礦產資源的依賴程度高,依托優勢礦產資源,逐漸形成了以能源、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開發及后續加工業為主的支柱產業。
但是,受經濟和技術條件限制,我省礦業發展水平仍然不高,礦山企業“多、小、散”問題突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相對傳統粗放,生態破壞、環境治理問題較為嚴重。
經濟要發展,但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卻容不得半點破壞。如何在尋求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成了甘肅礦山資源開發與發展無法繞過的課題。
國務院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形成綠色礦山格局的戰略目標。甘肅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在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討論通過的《關于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省政府也將綠色礦山建設作為十大生態產業中清潔生產產業的主要內容予以安排部署,要求各相關部門和礦山企業要找準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結合點,加快推進全省綠色礦山建設,著力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礦業發展新模式,更好地支撐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打造綠色礦山,為我省礦山企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理念。
針對國家對綠色礦山建設的具體要求和我省礦業發展的現狀,金徽礦業郭家溝鉛鋅礦項目自籌備階段開始,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主動作為,高標準建設礦山,從源頭上確保綠色開發。
“一直以來,我們都堅持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礦山設計、建設和生產的全過程,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共贏。”金徽礦業研究院院長張世新說。
據介紹,金徽礦業多次組織開發設計團隊,先后前往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國內具有代表性的20多家礦山企業和有關設備制造企業考察學習,在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確定建立了生態型、環保型、安全型、旅游型礦山企業,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傳統礦山的看法。
綠色探索與實踐
對于礦山企業來說,要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路子,就不得不面對一系列現實的問題:環境治理恢復歷史欠賬怎么還?生態保護任務怎樣完成?
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我省的礦山企業逐漸找到頭緒:那就是依靠綠色礦山建設,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帶動礦山企業轉變發展觀念,通過技術創新轉型升級,著力補齊礦業發展短板。
為了實現綠色開采,金徽礦業結合礦山實際情況,制定了一條先進的采礦、選礦技術路線。采礦過程中,他們大量使用無人駕駛機械作業,將廢渣和尾礦充填采空區,大大降低了損失率和貧化率。選礦,則采用一段井下粗碎、半自磨+頑石破碎+球磨的工藝流程,并配置霧化除塵系統,采取降低噪音措施,避免了地面噪音和粉塵污染。此外,還設計了科學的污水處理設施,選礦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達標后還可以用于二次生產和綠色灌溉。
除了一系列超前的采、選技術路線外,金徽礦業還注重科技創新,成立了金徽礦業研究院,建立了“院士”工作站,邀請專家對環保、安全、資源有效利用等方面進行輔導培訓。通過對低品位、復雜難處理礦石的采選工藝技術攻關,使采礦貧化率、回采率、回收率達到了最優化。
目前,在金徽礦業,由專家參與共同研究的“立體式尾礦庫排滲系統”、“尾礦隔離保護裝置”等科研成果,還獲得了國家專利,目前已經投入使用。這為金徽礦業成為新時代綠色礦山建設的典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與金徽礦業一樣,金川公司也是通過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的典型代表。在鎳礦開采過程中,面對地質條件復雜,礦體埋藏深淺不一,礦巖破碎,采礦難度大的實際,金川公司選擇最適合金川鎳礦的開采方法,聯合科研院所開展了長期的技術攻關,確立了安全高效回采、損失貧化最低的充填采礦法,引進并裝備國外大型配套無軌采礦設備,實現了規模化、機械化作業。
綠色未來和希望
在金徽礦業1190主平硐口,遠遠地便能聽見機器運轉的聲音,往里面看去,一列列滿載礦石的電機車在紅綠燈信號的控制下,勻速向前行駛。
“我們將選礦的尾礦最終輸送到充填站,經處理加工后用于充填井下采空區。”金徽礦業研究院院長張世新說,這樣做不僅能減少固體廢物的存儲對環境造成的擾動,而且大大提高了井下的作業安全,還能延長尾礦庫使用年限。
礦產開采過程中,金徽礦業一直以來堅持邊開發、邊治理,不僅高標準建設礦庫、井下破碎及環保設施,還對易發生地質災害的邊坡全部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進行治理。
除此之外,在礦區環境綠化美化方面,金徽礦業先后投資上億元種樹種草,無縫隙綠化美化,還結合礦山的自然環境,建成了迎賓瀑布、觀景亭臺、實物地質資料巖芯館和省級科普教育基地等一系列特色鮮明的旅游景點。
以前,一說起礦山,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礦工那一張張沾滿了粉塵的面孔以及光禿禿的礦坑。而如今構建綠色礦山,在綠色發展中提升生產力,已經成為我省礦山企業發展的一種全新實踐。
金徽礦業,2017年被工信部評定為全國首批綠色工廠。2018年被確定為“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甘肅省綠色礦山建設示范基地”。
金川公司,2014年通過國土資源部組織的“綠色礦山”驗收。目前,依托金川國家礦山公園成為金昌市工業旅游的靚麗名片,每年接待游客達10萬余人。
窯煤集團,先后被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列為國家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被我省列為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發展窯街煤電模式。
……
在綠色礦山建設的號召下,我省及時出臺相關政策,加強對綠色礦山建設的監督指導,打造了一張張礦山建設的“綠色樣本”,構成了一幅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交相輝映的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