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打造綠色花園式礦山
10月9日,由自然資源部、天津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礦業聯合會主辦的2019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在天津舉行。本屆大會以“高質量發展,為了全球礦業共同未來”為主題。作為綠色生態理念的踐行者、新時代綠色礦山的創建者,甘肅金徽礦業應邀參加本次大會,亞特集團黨委書記、金徽礦業董事張世新應邀作了題為《踐行生態理念,創建智能礦山》的演講。
甘肅金徽礦業郭家溝鉛鋅礦全景
據悉,本屆大會由重要活動、大會論壇、大會展覽三部分組成。大會論壇設置主題論壇1場、高層論壇6場和專題論壇24場。主題論壇圍繞“高質量發展,為了全球礦業共同未來”這一大會主題,重點邀請來自國際組織、金融機構、礦業企業等代表作主題發言。高層論壇聚集礦業熱點,研判國內外礦業發展動態。專題論壇注重企業和市場需求,主要為礦業法規與政策、市場與形勢、地質調查與勘查、綠色礦業與可持續發展、投資推介等板塊,將有來自國內外礦業知名專家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研討。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以及礦業企業、金融機構的代表共一萬余人參會參展。本屆大會以“高質量發展,為了全球礦業共同未來”為主題,旨在踐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凝聚全球礦業攜手發展、共創美好未來的共識。
踐行生態理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組委會主席、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彭齊鳴在開幕式上致辭稱,70年來,礦業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發揮了奠基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也成為全球礦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已經成為中國礦業界的共識,礦業行業正在通過創新和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重塑礦業形象。
甘肅金徽礦業郭家溝鉛鋅礦是一家集鉛、鋅、銀等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礦山企業。2009年開始,金徽礦業與中國地質大學等多所知名院校開展技術合作,開展深部風險探礦,發現并探明了郭家溝特大型鉛鋅礦床,取得了近二十年來省內鉛鋅探礦的重大突破,榮獲2018年度全國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獎。2013年開工建設生產規模為年采選礦石量150萬噸的大型礦山,于2018年4月建成中國一流的綠色礦山。
亞特集團黨委書記、金徽礦業董事張世新在大會現場
亞特集團黨委書記、金徽礦業董事張世新在演講中表示,金徽礦業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郭家溝鉛鋅礦勘查開發過程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以理念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社會擔當為已任,以建設世界一流綠色礦山為目標,砥礪前行,久久為功,受到了國內外的關注與好評,建成了一座徹底改變人們對傳統礦山“傻、大、黑、粗”根本看法的新時代綠色礦山。
據介紹,開發前期,甘肅金徽礦業首先擇優選擇了蘭州有色設計研究院為設計單位,組成開發設計團隊,歷時一年多先后到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20多家知名礦山及設備制造企業考察學習。在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確立了建設“中國一流、世界領先“的生態型、環保型、安全型、旅游型、數字化綠色礦山目標。始終堅持邊開發、邊修復、邊治理的原則,修建山體護坡4萬多立方米,綠化面積80多萬平方米,消除了礦產資源開發對環境和生態造成的負面影響,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礦山“臟、亂、差”的根本看法。
踐行生態理念,建設花園式礦山。如今,甘肅金徽礦業郭家溝鉛鋅礦礦區花開四季,綠樹長青。2017年被工信部評為全國首批綠色工廠,并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A級工業旅游景區。實行封閉管理,不設露天堆場,工作區與生活區合理分布,地下是工廠、地上是花園,只聽鳥鳴不聞機器轟鳴。
張世新接受媒體采訪
注重技術創新,創建智能礦山。金徽礦業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組建金徽礦業研究院。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先后實施了數十項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積極推進“采掘作業機械化、生產管理一線化、施工隊伍小型化、質量管理標準化”,先后引進鑿巖臺車、撬毛臺車、無人駕駛有軌電機車等先進設備,為采礦技術向數字化、智能化邁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張世新表示,金徽礦業是綠色生態理念的踐行者、新時代綠色礦山的創建者、綠色礦山建設的推動者和綠色發展的受益者。金徽礦業在努力打造中國綠色礦山典范的基礎上,加快轉型升級、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改造,爭創中國一流智能礦山,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